哀悼!剪纸动画大师王柏荣因病去世享年76岁
【供稿:王丹丹】 8月31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发布消息:“王柏荣(1942年-2018年),历任动画设计、剪纸片动画设计、导演,曾任美影厂副厂长,于8月30日晚因病去世,享年76岁,美影厂致以深切哀悼。”
王柏荣1962年毕业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动画系,而后进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工作,1991年离职前往广州,任时代动画总经理。他是《金色的大雁》(1976年)的动作设计之一,先后导演过剪纸片《山牙子》(1978年,合作)、《刺猬背西瓜》(1979年,合作)、《南郭先生》(1981年,合作)、《抬驴》(1981年)、《老鼠嫁女》(1983年)及《火童》(1984年)等,担任副厂长期间,给予了《舒克和贝塔》的立项极大支持。

《南郭先生》
美影厂方面评价,王柏荣同志始终扎根动画事业,在美影厂工作期间努力钻研、敢于创新,丰富了剪纸片的表现形式,为美影动画作品、尤其是剪纸美术片作出了巨大贡献。
王柏荣的动画艺术生涯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作为美影厂的创作者,从1962年作为《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原画设计进入动画这一行开始,王柏荣和那一带老一辈动画人一起书写了“中国动画学派”最辉煌的篇章。
与水墨动画、偶动画一样,剪纸动画同样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王柏荣的几部剪纸动画融合不同地方的民俗风情和民间技艺,开创出别具一格的视觉想象风格。也许许多人没有注意到,同样是剪纸动画,王柏荣每一次都融入了不同的地域风格。

《老鼠嫁女》
《抬驴》,就使用了河北蔚县剪纸艺术风格,色彩饱和,冷暖对比强烈,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另外一部同为剪纸动画的《老鼠嫁女》,则采用了山东高密的剪纸艺术风格。

《刺猬背西瓜》
被视为王柏荣艺术高峰的《火童》,荣获1984年电影“金鸡奖”,并在1985年日本广岛国际动画节上获得C组一等奖。《火童》根据中国哈尼族民间传说改编,通过表现哈尼族的英雄明扎为民取火,舍身成仁的动人事迹。不过少年生吞了火珠,眼睛逐渐模糊,他的皮肤被烈焰吞噬,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悲剧性的结尾当年也成为不少小朋友的“童年阴影”。
《熊猫京京》是国内第一部大型系列动画片,发行到了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也是中国系列动画片第一次成功走向世界动画商业市场。
晚年王柏荣的一大部分经历投入了动画教育工作。
“他给人的感觉像宫崎骏和大熊猫的合体,有威严又有可爱的一面。” 在员工的印象里,几位来自美影厂的老艺术家“都是像神一样的存在,我们可崇拜了”,而这些“老神仙”们对于年轻一代最常见的教诲,就是一定要做中国自己的动漫,“那一辈的老先生非常看中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