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级广播影视节目制作1班 龚南节
这部影片的背景设置在19世纪末,当时大发明家爱迪生正在和特斯拉进行着残酷竞争和敌对破坏,而英国的魔术表演正处于“化腐朽为神奇”的蜕变,人们热爱艺术,热爱舞台表演。影片的开篇即让白发苍苍的迈克尔.凯恩出场,向我们铺垫了魔术的浓浓气氛,科普了一下魔术表演需要的基本三个步骤,内容引人入胜。
影片采用倒叙、插叙、旁白等多种方式展开故事,内容比较丰富,构思也相对复杂,但并不影响影片的精彩程度。几乎每个镜头都很深刻,足以让观众回味,将各个内容串联起来,或重新编排顺序。主要讲述的是波登(抑或法隆)和安吉尔两位魔术大师的舞台成长和生活发展,从魔术团的跟班角色发展到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魔术大师,甚至不惜一切来毁灭对方的故事。由于影片故事内容比较多,我不再一一讲述,我们仅从几个方面作为切入口,对影片进行一下分析。
诺兰将军的部署

很多年前就已经看过《致命魔术》这部电影,但我一直把它保存在百度云盘里,久久又重温一次,感受诺兰大师对这部影片的构思,感受贝尔、休.杰克曼、迈克尔.凯恩、斯嘉丽的倾力演绎。我喜欢在安静的夜晚,沉浸于影片设计的浓浓的魔术气氛里。我耳边时刻响起那句话:“Are you watching closely?”
这部影片的背景设置在19世纪末,当时大发明家爱迪生正在和特斯拉进行着残酷竞争和敌对破坏,而英国的魔术表演正处于“化腐朽为神奇”的蜕变,人们热爱艺术,热爱舞台表演。影片的开篇即让白发苍苍的迈克尔.凯恩出场,向我们铺垫了魔术的浓浓气氛,科普了一下魔术表演需要的基本三个步骤,内容引人入胜。
影片采用倒叙、插叙、旁白等多种方式展开故事,内容比较丰富,构思也相对复杂,但并不影响影片的精彩程度。几乎每个镜头都很深刻,足以让观众回味,将各个内容串联起来,或重新编排顺序。
安吉尔的转变

安吉尔作为本片的一个主角人物,他是影片中第一个受害者。波登和安吉尔是同一个戏团的跟班,跑跑龙套而已,两人的共同点是都对魔术非常的热爱、痴迷。不同点是安吉尔出身贵族,气势优雅,他懂得魔术表演以何种形式更能让观众积极地欣赏和折服。而波登则想法新颖,但缺乏有力的表演方式。两人经常充当托儿,去配合安吉尔的妻子茱莉亚的水箱遁逃魔术。事情爆发的导火索是波登建议对这个魔术的绳子打结方法进行改进,采用牢固的蓝氏结,这一步改进直接导致了安吉尔妻子的溺亡。
安吉尔事后对已经分道扬镳了的波登进行了报复,从此,二人的拉锯对抗战拉开了序幕。下面,我们来看看安吉尔这个角色的变化。
1.安吉尔善于表演,热爱魔术。在舞台上表演时他还偷偷地亲妻子的大腿,可见他非常爱自己的妻子。在妻子溺亡之后,他甚至把自己的头浸在水中,去感受妻子溺亡时的痛苦。可见此人用情至深,令人动容。影片的后部分,助手奥莉薇与安吉尔争辩时,说:“这样做也不能让你妻子复生……”安吉尔平静地回答:“我不在乎。我只关心他(波登)魔术的秘诀!”奥莉薇顿时对安吉尔的转变感到很失望。对魔术的痴迷使安吉尔已经完全忘记了他原本对妻子的爱。
2.安吉尔为人善良,他甚至不忍心因为魔术表演而造成小鸟的丧命。卡特先生后来为他的魔术打造了一身伸缩道具,卡特说:“这样你可以放心了,这样的设计连小鸟都没有受到伤害。”但这么善良的一个人,最后怎么演变成了杀害复制出来的自己、活埋法隆、陷害波登使其被法院判处绞刑的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令人叹息啊!
3.安吉尔和波登本来在戏团就是跑龙套的角色,他享受这种平静和安乐。随着剧情的发展,由于善于表演,安吉尔获得越来越多的掌声。但由于魔术的需要,他必须置身于舞台之下,而毫无能力的替身路特却可以在台上坐享其成,赢取观众的赞赏。有一个镜头,安吉尔自己在台下面向观众,张开双臂,深深鞠躬,接受虚假的欢呼声。此时的安吉尔,已经利欲熏心,斤斤计较,不愿意放弃得到的虚荣。还有一个镜头,安吉尔甚至提出来和替身互相身份,自己要在台上接受掌声。
4.冷酷而善良的人。安吉尔安插助手奥莉薇到波登身边盗取机密,奥莉薇借来波登的日记本后,安吉尔如获至宝,就沉浸于阅读日记而不再过问站于旁边的奥莉薇。奥莉薇说若不及时归还日记本她的身份将会暴露,安吉尔冷冷地说:“你离开他就行了。”跟着,安吉尔又主动说:“我去波登的工作室搞一下破坏。”奥莉薇说:“那他会知道是你拿走日记本。”安吉尔说:“对,是我,不是你。”此时,安吉尔的善良依然浮现出来,他此时仍甘愿牺牲自己而为助手着想。得知奥莉薇爱上了波登后,安吉尔不但没有愤怒,他甚至表示了对奥莉薇的谅解。
5.妻子曾经给安吉尔取艺名为“The Great Danton”,被安吉尔取笑。但后来安吉尔所取得艺名就是“The Great Danton”,可见他对妻子的尊重和浓浓的爱。甚至在表演失败之后,卡特建议换个艺名,被安吉尔严正拒绝了。可以看出安吉尔是个性情中人,很真实的一个人。
波登抑或法隆

看过这部影片的人,多少对这对双胞胎有点区别困难。不过,这并不影响故事的描述。因为电影本身就没有把他们严格区分开来,你只需要知道一个是波登,一个是法隆。两个人轮流值班,轮流扮演波登和法隆。
这两个人虽然我们无法分辨,但我们明显可以看出他们性格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波登(也可以是说法隆)争强好胜,对魔术的水平提升有较高的要求,要求不断创新。而法隆(也可以说是波登)为人比较和气。和气的这个爱着妻子萨拉,争强好胜的那个爱着美女助手奥莉薇。下面我们来看看两兄弟的不同表现。
1.争强好胜的那个(我们姑且认为是波登吧,下同)提出了改变绳子的打结方法,这符合他对魔术要求精益求精的风格。丧礼上,安吉尔质问“你到底打了什么结?”,波登回答“I don’t know.”然后离开。这是因为打结的并不是这位仁兄啊,所以他不知道内情。
2.安吉尔化妆来报复时,当众拿了枪,然后突然问道:“你到底打了什么结?”此时,镜头转向了旁边的法隆先生,他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一脸惊恐,显然是他清楚打结的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