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云淡天地阔,秋高清气淳,北雁南归时,金秋硕果丰。满怀喜悦的心情,带着美好的憧憬,新学期新启程,我们也迎来了三年中最重要的一课——毕业设计。在汪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毕业设计的前期工作。

刚开始,我们小组的选题不是一帆风顺,碰到了很多困难,想的选题也一直不是很满意,一直被否,好在我们小组团结一心,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也在汪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确定了最终选题。

选题确认后,我们就开始进行市场调研、写剧本、写脚本、道具服装的购买以及场地的确认,我们小组都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会坚定信念,以最好的状态展现出一个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
【第二组】“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8月30日,我们迎来了开学第一课,我们毕业设计也迎来了前期策划阶段。在指导老师汪洋老师的带领下,前期策划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组内成员激烈的讨论下,我们组最后选择了传统文化这一选题。为此,我们又围绕着拍什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头脑风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我们先后选择了酒文化,国画等,但最后都没有想到较好的创意点,都被一一否决了,正在我们一筹莫展时,在汪洋老师的启发下,我们终于确定了我们的选题——中国传统颜色。

中国传统颜色历史悠久,是最早懂得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我们的祖先从自然中提取颜色,将它们运用在瓷器、绘画、服装、建筑等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形成流传至今的中国色。梅染、薄柿、缃色、胭脂、天水碧、远山如黛、东方既白......这些古意十足的名字,是不是听起美极了。

在众多中国传统颜色中,我们最终选择了绛红作为我们影片的主角。绛红又名中国红,是中华民族最喜欢的颜色,甚至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代表着喜庆、热闹与祥和。本片以故事片为类型,设计了绘画专业员工许慎(暂定)和化作人形的传统颜色绛红的双主角框架,以男主完成毕设以及绛红探寻身世这两条线索为故事契机,创作意在展现传统艺术之美,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强化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集剧情喜剧爱情玄幻于一体的热门大作。

选题确定好以后,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进行了本选题的市场调研工作,并在9月4日下午进行了汇报,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认可。目前,文学剧本创作已经完成,分镜头脚本创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选角工作是个令人头大的问题,我们组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演员招募令,并且进行了演员线上面试线下试戏,终于我们完成了演员选角工作,演员阵容大家敬请期待吧!

【第三组】“我们风雨兼程,绝不空手而归”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毕业设计之际,没有“躺赢”的可能,唯有砥砺笃行。我们于8月30日在汪老师的指导下开始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通过小组内部成员讨论,最终选择的主题是“反腐倡廉”,以故事片的形式展开。主题确定后小组讨论进行得十分顺利,成员们迸发出许多不同的观点,开始交流故事框架。

9月4日完成市场调研PPT汇报,在市场调研的过程中,我们结合多部同类型影片进行多角度地对比和归纳,吸收优秀影片的拍摄手法和表现方式,学习其镜头语言,最后形成我们自己独特的风格。

9月8日,剧本写作完毕,小组成员通过多种渠道联系演员,万事开头难,寻找演员的过程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困难,但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超额完成选角任务,并于9月13日完成角色面试。

在寻找演员的过程中,部分成员进行道具、服装购买工作,其余成员进行拍摄场景踩点工作,多项工作同时进行,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演员确定好之后,开始准备演员定妆照拍摄,最终于9月16日完成。

【第四组】纪录片调研报告
纪录片的本质是展现真实,其核心所在也正是真实。我们小组在多个物件中,最终选定了“印泥”。通过网上调查,线下询问了解了印泥的背景以及做法。

然后我们小组分工行动,由四人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踩点选地方,剩下的人购买印泥所需要的材料、服装、拍摄道具。经过大家不断的打电话询问、线下观察,最终选出了地点环境都合适的小院。



最后我们的剧本和分镜头脚本在小组成员和老师的帮助下很快的完成了下来。每个成员都积极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相信我们在后续的工作以及最后成片的出现都会有很好的结果。
【第五组】“绷紧防范之弦,远离诈骗之害”
秋风明月,人间九月;往日不悔,来日可期。在最美的时光,迎接最重要的考验——毕业设计。在汪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如火如荼的展开讨论,甄选主题,奠定基调,完成前期策划,市场调研。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我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和商洽逐渐确定了选题,制定了剧本的大致框架。然而众口难调大家想法各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以至于一开始交流并不顺畅。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们也逐渐得心应手。
我们在汪洋老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各自负责一个小的板块,然后再来汇总,进行商讨。陆续完成了前期的市场调研ppt的展示汇报,开始选定演员,筹备服化道。虽然会有不断发生的小考验,我们也一直克服。

我想信经过三年来的学习和汪洋老师的悉心指导,我们终将勇往直前,向此次考验交上满意的答复,为我们的老员工活画上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