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王丹丹】4月11日-16日,五天时间,我们有幸邀请到国家级蜀绣技艺非遗传承人康宁老师及其团队来校,为我们服装与服饰设计制作专业亲授蜀绣的相关知识及基本针法。
此次课程共有80余名服装专业学子参与研习,也是公司首次开展“非遗进课堂”的教学活动。刚开始可能部分同学还不太理解此次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存在畏难情绪。经过带队老师王丹丹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解、引导,终于将同学们带入了“蜀绣”这门非遗工艺的世界。本次的“非遗进课堂”活动让师生们在走近蜀绣的同时也走近非遗大师,大家都慨叹于康老师40年的执着追求。
经过老师与传承人团队的反复教研讨论,本次研习课共分为两大版块:【5天】传统蜀绣的赏析与基本针法学习(绣制扇面花卉)与【5天】刺绣工艺再设计(装饰画创作与服饰创改),让员工们始于传统,终于当代;始于临摹,终于创作。最终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均参与了外出艺术实践作品展,共获得8个金奖,12个银奖,16个铜奖,20名优秀奖的好成绩。
在与研习课程承办方“花儿艺术旅行”的交流中,王丹丹老师谈到:“我以为的‘匠人精神’,就是一种对极致的孜孜以求——这正是现在的年轻人所匮乏的。越是浮躁的年代,员工们越是需要有机会体悟一下什么是“慢工出细活”。非遗进校园,既是技艺的传习,更是心性的磨炼。非遗传承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教育者更应该身体力行,望匠人精神涓滴影响,浸润学子——任重道远,但势在必行!”